校长热线:
139-0716-7286
叛逆的本质,要从“叛逆期”这个名词的来历说起。其实,“叛逆期”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现,给爸妈带来的困惑,从而引发了焦虑、失望和无奈的情绪,最后爸妈们对此下了一个定义:“叛逆期”。也就是说“叛逆期”是以爸妈为中心下的定义,而不是孩子。
当我们定义“叛逆期”的时候,我们都潜意识地下了另一个判断:“孩子的这些表现是不合理的”。
这样下定的义的好处有两个:一是叛逆期是一个时期,它有开始也有结束。这其中带着爸妈对现状的无奈,以及这个现状会好转的期待。另一个好处,叛逆是孩子的问题,而不是爸妈的问题。于是爸妈可以仍然按从前的方式对待孩子,等待孩子“改邪归正”。这个定义,真的是“恰到好处”。
然而,如果你细心一些就会发现,叛逆期的症状,难道只有这些时段才存在的吗?对于这个问题,你是不是清醒了一些?实际上,这些症状一直存在,只不过当问题发展到爸妈无可奈何的时候,我们就认为他的“叛逆期”到了。也就是说,从根本上,叛逆期并没有特定的表现。有的只是这些现象的极端恶化。
说到这里,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叛逆期的定义实际上是家长的“精神胜利法”?既然没有办法解决,宜章问题少年特训学校认为就要给它下一个定义,来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,这个结果是合理的,本来就是这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