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长热线:
139-0716-7286
学校专业针对孩子网瘾叛逆早恋厌学等问题开设的行为矫正学校,学校实行寄宿式、全封闭管理教育模式。建校以来,学校以培育“四有”新人为目标,秉承中华民族“孝”文化的优良传统,坚持人本教育和人性化管理,成功改变了一个个网瘾和问题青少年,使他们恢复了人生的自信,重新回到 学校或走向工作岗位,开始了新的生活,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。
湖北特训学校的心理老师认为现在在父母无意识地伤害孩子的行为,有些话孩子们听到就很高兴,同样,有些话,孩子们听到就不高兴。
有些事,能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,同样,有些事,会把父母和孩子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。
为了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。
在孩子出现过激行为时恐吓孩子一天晚饭后,屋里太闷了,我们一家人在阳台上乘凉。忽然,听到楼下一位爸爸在大声地训斥孩子,孩子一声不吭地站在旁边。爸爸越说越激动,一怒之下,对孩子说:“你以后不要叫我爸爸了,我不要你了,你自己看着办吧!”扔下男孩后爸爸转身就走了。
男孩孤独地在那里站了好久。
我不知道后来的事了,但是我知道,那个男孩心里一定留下了伤痕。他可能从此以后不会再和父亲交流自己的内心感觉;可能从此以后不会再向父亲撒娇了;也可能从此以后破罐子破摔,反正父亲对他已经这样了,再坏还能坏到哪里去呢?
恐吓是一种精神暴力。被恐吓、被威胁后,内心会充满愤怒,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,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,也只会被动地服从,不会主动、愉快地完成指令,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事情做好。经常恐吓孩子、打孩子的后果是可怕的,调查显示经常挨打的孩子可能染上这样一些毛病:
固执:你要东、他偏要西,有错不承认,甚至用逃学、离家出走来与爸爸对抗,变得越来越固执。
懦弱:如果孩子经常挨打,时间一长,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、不敢接近。不管爸爸所说的是对是错,他都会乖乖服从。
说谎: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,孩子为了避免遭受“皮肉之苦”,能瞒得过就瞒,能骗得过就骗。
孤独:经常挨打的孩子,会感到孤独无援。
如果我们不想孩子变成这样,我们在孩子调皮以后,希望孩子听话一点儿,乖一点儿,切忌用恐吓孩子的办法来吓唬孩子:“你再这样我就减少你的零花钱。”“你再不听话我就取消旅游的计划。”这些话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不安全感,孩子会变得焦虑。我们应该跟孩子讲明道理,比如孩子调皮,正准备攀爬围墙,家长应该告诉他:“爬围墙是很危险的,如果不小心掉下来,会把胳膊或腿摔伤的,要考虑后果呀!”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活动的危险性,他们自然会限制自己的行动。
如果家长给孩子讲明道理后,孩子依然我行我素,结果真的不慎摔下了围墙,爸爸不要发脾气,而应该对孩子说:“父母不会骗你的,以后要听父母的话好吗?”
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在恐吓的话冲口而出之前要问问自己:假如你是孩子,你被爸爸威胁、恐吓时,心里会有什么感受?任何恐吓都不会促进事情向良性的方向发展,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。